| English| |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理论 > 国际观察 >

欧亚地区地缘格局的演变及前景

发布时间:2024-07-19 来源:国际合作中心

内容提要:苏联解体后,欧亚地区始终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点方向。俄罗斯通过多种手段整合欧亚地区,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维护和拓展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然而,俄罗斯与西方的地缘博弈使欧亚地区国家外交取向不一,欧亚地区一些国家与俄罗斯的分歧和矛盾增多,以原料输出为主的欧亚地区国家缺乏密切的产业合作和经济一体化基础,这些因素相互叠加导致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和延宕进一步加速了欧亚地区秩序的分化与重组。后苏联空间越来越难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地缘板块来观察,未来欧亚地区秩序的“去俄罗斯化”、多元化趋势仍将持续,大国博弈或将引发新的动荡,中国作为重要的稳定力量将在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将欧亚地区视为“近邻”和“特殊利益区”,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重点方向,并通过独联体、欧亚经济联盟、集安组织等来整合该地区。但多年来,欧亚各国已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展现出不同的发展前景。2022年2月爆发的乌克兰危机加速了欧亚地区的地缘裂变与重组,后苏联空间已越来越难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地缘板块来观察。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亚地区明显分化为三大板块,过去以俄罗斯为核心的地区一体化模式已完全改变。随着乌克兰危机的延宕,欧亚地区的地缘格局将进一步分化重组,“去俄罗斯化”、多元化的趋势仍将持续。

欧亚地区地缘格局分化为三大板块

近年来,受乌克兰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欧亚地区地缘格局分化为欧洲板块、南高加索板块和中亚板块三个各具特点的部分。

一、欧洲板块

欧洲板块主要有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四国。这一板块深陷乌克兰危机的泥潭,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一起受到西方的全面制裁与封锁,乌克兰与摩尔多瓦则成为欧盟的候选国。乌克兰危机及其走向决定着这一板块四个国家的内外形势及发展前景。乌克兰危机已持续两年多,俄乌双方损失巨大,目前俄罗斯在战场上略占上风,但也难有战略上的突破。俄乌和谈仍不具备基础,乌克兰危机长期化的可能性很大。

俄罗斯经济挺住了西方十多轮制裁,2023年GDP增长3.6%。2024年3月,普京以近87%的选票连任俄罗斯总统,显示出俄罗斯社会的团结和抗压能力。如何将特别军事行动以对俄罗斯有利的方式结束是普京新任期的头号任务。普京改组政府,对一些关键岗位进行人事调整,提出2030年和2036年的发展目标。在对外关系方面,俄罗斯大幅调整外交政策,与“不友好国家”全面对抗,与“友好”国家加强合作,外交“东向南下”,积极拓展国际空间,努力打破西方孤立与封锁。

1

2024年4月11日,乌克兰东北部哈尔科夫遭导弹袭击,浓烟滚滚。

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深度捆绑。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白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完全破裂,与俄罗斯一起遭到西方严厉制裁,俄白一体化明显提速。据俄方统计,俄白贸易额由乌克兰危机前的382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465亿美元。在军事安全领域,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了战术核武器。2024年2月,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称,白俄罗斯现在“处于一场严重的军事政治危机的震中,一些势力企图将白俄罗斯卷入战争之中”。鉴于外部环境已发生巨变,白俄罗斯于2024年4月发布新版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学说》,突出强调俄白联盟的重要性。

乌克兰危机对乌克兰而言几乎是灭顶之灾,经济遭到重创,60%的预算开支依赖外部援助,一半以上的能源基础设施被破坏,国家重建的任务艰巨。损失最大的是人口,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有5100多万人,在危机前其人口下降到4100多万,到2023年底预估只有2900万。据世界银行估计,乌克兰危机使乌克兰800万人陷入贫困,使国家的发展倒退15年。乌克兰加快加入欧盟的步伐,获得欧盟候选国地位,但加入北约仍面临较多障碍。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摩尔多瓦一方面担心俄罗斯在“德左”(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地区有所行动,另一方面也想利用乌克兰危机解决这一问题,尤其是希望俄罗斯被打败,这样“德左”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摩尔多瓦“亲西反俄”的政策得到强化,加入制裁俄罗斯的行列,退出独联体多个合作机制。2024年10月,摩尔多瓦将举行总统大选,随着选举的临近和乌克兰危机的持续,摩尔多瓦和“德左”地区的形势都有激化的可能。

2

2024年5月12日,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市居民区遭导弹袭击,居民楼坍塌,造成多人伤亡。

二、南高加索板块

南高加索板块出现了苏联解体后最重大的变化。2023年9月,阿塞拜疆发起“反恐战争”,一举解决了纳卡问题。亚美尼亚在失去纳卡地区后,对俄信任产生动摇,与俄渐行渐远,南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格局可能重新洗牌。纳卡问题解决后,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加快了和平条约的谈判,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表示,双方在相互尊重主权独立和完整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达成和平协议。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也认为,阿亚两国达成和平条约面临历史性机遇。在阿亚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后,亚美尼亚与土耳其这对“历史冤家”的关系可能会有所改善,两国已基本就开放边界达成共识。亚美尼亚在与周边国家关系缓和的同时,与俄罗斯的关系却急剧恶化。亚美尼亚认为,俄罗斯作为盟友,没有起到对亚美尼亚的“保护作用”,亚美尼亚基本暂停了在集安组织的活动,并不断加强与美西方特别是法国的合作,还与乌克兰不断走近,参加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但没有签署文件。

南高加索地区总体形势由过去的对抗走向缓和,但也应看到这一过程将是曲折和漫长的,并不会一蹴而就。近期,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关系又有起伏,和平条约谈判遇到一些阻力,两国边界地区又出现紧张局势。因与阿塞拜疆的划界问题,亚美尼亚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反对派认为当局对阿让步过大。格鲁吉亚国内也不稳定,执政党“格鲁吉亚梦想党”强推《外国影响透明度法案》,引发国内大规模抗议。但总体来看,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国内的事件不会影响到南高加索地区总体走向和解的大趋势。

三、中亚板块

中亚板块地区形势总体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哈萨克斯坦通过落实“新哈萨克斯坦”改革计划,建立更均衡的权力架构,防止家族统治和腐败。乌兹别克斯坦也在推进“新乌兹别克斯坦”改革,提出100项具体的改革措施,全方位推进国家现代化。其他中亚国家也都提出中长期发展目标。中亚国家已进行五轮地区领导人会晤,地区合作氛围得到明显改善。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彻底解决了复杂的边界问题,虽然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之前也曾因边界问题发生多次冲突,但目前两国正全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且进展顺利。中亚各国间的贸易也在持续增长,合作迅速扩大。

中亚积极拓展同域内外大国的外交关系,各国纷纷建立或提升中亚合作机制的水平。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中国与中亚合作进入新时代。同年6月,第二届欧盟—中亚峰会在吉尔吉斯斯坦乔尔蓬阿塔举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中亚国家领导人与会。9月中旬,美国总统拜登与中亚五国元首在纽约举行首次“C5+1”领导人会晤。9月底,首届“中亚五国+德国”领导人峰会在柏林举行。11月,“突厥语国家组织”第十次峰会在哈萨克斯坦召开,并通过多项合作文件。日本也计划将 “C5+1”外长会晤升级为首脑会晤。

3

2024年5月10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亚美尼亚外交部长米尔佐扬与阿塞拜疆外交部长巴伊拉莫夫举行会晤。

欧亚地区分化的深层原因

虽然俄罗斯一直试图重新整合欧亚地区,但欧亚地区的分化近30多年一直在进行,乌克兰危机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第一,各国与俄罗斯关系复杂,“离心”倾向始终存在,一些国家与俄罗斯矛盾突出。苏联解体后,欧亚地区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错综复杂,俄罗斯称欧亚地区国家为“近邻”,而各国对俄罗斯有着复杂的心态:一方面在经济、安全上对俄罗斯有所依赖;另一方面在主权、领土等问题上高度敏感,担心与俄罗斯走近会损害国家主权和独立自主性。因此,欧亚地区不少国家对俄罗斯始终有“离心”倾向。如21世纪初,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四国加强合作,成立“古阿姆组织”,该组织被俄罗斯视为分裂独联体的机制。乌克兰、格鲁吉亚对俄罗斯的“离心”倾向最重,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曾专门著书《乌克兰不是俄罗斯》,强调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各种不同。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周边国家对俄的担心急剧上升,认为俄罗斯有“恢复势力范围”的企图。

欧亚各国之间在边界、历史问题等方面也矛盾重重,一些国家与俄罗斯的积怨很深。2008年,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爆发冲突,最终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并获俄罗斯的承认。2022年,乌克兰与俄罗斯因历史、语言和领土问题上的矛盾最终诱发乌克兰危机,造成大规模伤亡,俄乌之间结下“历史仇恨”。摩尔多瓦与俄罗斯因“德左”问题龃龉不断。这些矛盾冲突影响了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欧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格鲁吉亚断绝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退出了独联体。乌克兰在2022年2月24日当天宣布与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后来又逐步废除了独联体自贸区框架下的合作协议。摩尔多瓦也基本停止了在独联体内的活动,并计划于2024年底前退出独联体。独联体作为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进行“文明离婚”的组织,在一部分成员国陆续退出后,其成员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和集安组织已高度重合,发展前景存疑。

第二,欧亚地区主要国家的经济以原料出口为主,没有形成地区产业链,缺乏经济一体化的基础。苏联解体后,正值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之时,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之中”,但欧亚地区却忙于“分家”,各国纷纷强调经济主权和独立自主,传统的经济联系被中断,导致各国经济都出现了明显衰退。目前欧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原材料输出为主,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没有形成相对完整、互补的地区产业合作,各国的经济合作重点不在本地区,相互间贸易规模不大。例如,俄罗斯与欧亚各国的贸易额不及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的10%。根据哈萨克斯坦的统计,2023年哈萨克斯坦十大贸易伙伴中,欧亚地区国家中只有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的十大贸易伙伴中,欧亚地区国家中只有俄罗斯。

在欧亚地区,无论是人口总量还是经济规模,俄罗斯都是领头羊,其经济总量占地区国家经济总量的70%左右。尽管俄罗斯多年来一直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和独联体自由贸易区建设,主导建立欧亚经济联盟,但欧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成效缓慢。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一些国家拒绝加入,另一方面俄罗斯经济拉动地区国家发展的能力不足。俄罗斯对其他欧亚地区国家的投资有限。其中,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的投资最多,但也落后于美国,仅是哈第四大投资国。俄罗斯曾承诺帮助吉尔吉斯斯坦进行水电站建设,但后来不了了之,并引发俄吉间的一些纠纷。目前,欧亚地区只有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对俄罗斯经济依赖较深,如白俄罗斯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和市场,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劳工需要赴俄罗斯打工,其他国家与俄罗斯经济的紧密度并不是很高。

第三,俄罗斯与西方在欧亚地区进行激烈的地缘博弈,欧亚地区各国的外交取向已明显分化。苏联解体后,美西方将俄罗斯视为“冷战”的失败者,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遏制俄罗斯发展。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由乱到治,提出大国复兴的目标,将欧亚地区视为大国复兴的战略依托,与西方进行激烈的地缘博弈,欧亚地区呈现剧烈分化的态势。在西方的渗透与拉拢之下,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等国不断“脱俄西靠”,将加入欧盟或北约视为战略目标。尤其是乌克兰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改变了之前不加入北约的政策,在2019年将“加盟入约”写入宪法,引发俄罗斯强烈不安。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2022年9月的一次会议上称“西方一直在分化瓦解原苏联国家,使我们相互争吵,一个明显的结果就是将乌克兰变成了反俄的桥头堡”。尽管仍有一些障碍和挑战,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西向”的战略目标不会改变。在欧亚地区,除白俄罗斯对俄罗斯“一边倒”外,其他国家基本上都奉行“多元平衡”外交,在与俄罗斯保持合作的同时,也不断加强与域外国家的合作。中亚地区建立了各种级别的“C5+1”机制,中亚与美国、欧盟、土耳其、印度、日本、韩国等都加强合作。

第四,乌克兰危机加速了地区分化进程。乌克兰危机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加速“西靠”,两国已经获得欧盟候选国地位。乌克兰还希望能尽快加入北约,摩尔多瓦也不排除修改宪法,明确提出加入北约的可能。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亚地区除白俄罗斯外,没有一个国家明确支持俄罗斯,大多数国家奉行中立立场,俄罗斯在集安组织的亲密盟友,如哈萨克斯坦不但没有支持俄罗斯,还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感到十分担心。亚美尼亚作为俄罗斯的盟友,却与俄罗斯的关系急剧恶化。亚美尼亚认为,俄罗斯忙于应对乌克兰危机,没有对亚美尼亚给予必要的支持,这导致亚美尼亚在与阿塞拜疆的战争中完败。俄罗斯作为集安组织的盟友,“抛弃了”亚美尼亚,亚美尼亚在安全上依赖俄罗斯的做法是“战略错误”。亚美尼亚基本上中止了在集安组织框架下的活动,并声称有可能退出集安组织。在与俄罗斯关系恶化的同时,亚美尼亚积极加强与美西方的合作,亚美尼亚的这些举动引发俄罗斯的强烈不满。

4

2023年10月11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牢不可破的兄弟情-2023”联合军事演习在吉尔吉斯斯坦巴雷克奇举行。

欧亚地区地缘格局演变的前景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欧亚地区进入新一轮动荡调整期,乌克兰危机加速了这一进程。俄罗斯与西方的地缘争夺有可能引发新动荡,欧亚地区地缘格局将变得更加多元。

第一,欧亚地区将进一步分化。欧洲板块已经分裂为两个阵营,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加入西方阵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深度绑定。在乌克兰危机延宕背景下,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将在“西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尽管两国一时无法加入北约,但乌克兰已和欧洲多国签署了安全保障协议,这些国家将向乌克兰提供长期的安全援助。摩尔多瓦也与欧盟签署“国防与安全伙伴关系协议”,全面深化军事与安全合作。与此同时,俄白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白俄罗斯成为俄罗斯在西部唯一的“战略支点”。俄罗斯恢复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军区,以应对北约在东部不断加强的军事部署。未来,欧洲板块的主题仍将是冲突与对抗。

在南高加索地区,阿塞拜疆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从国内政局看,阿塞拜疆阿利耶夫总统得到民众高度认可,以92%的得票率高票连任,执政基础稳固。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国内政治斗争激烈,政局不稳。从经济角度看,2023年阿塞拜疆的GDP达到770亿美元,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两国经济相加也只有阿塞拜疆的三分之二。从外部环境看,阿塞拜疆得到土耳其的鼎力支持,与俄罗斯的合作也日益紧密,欧盟也需要阿塞拜疆的能源。纳卡问题解决后,如果阿亚能够达成和平协议,南高加索的地缘格局将出现巨变,阿塞拜疆地区影响将大增。与此同时,南高加索地区与中亚地区的联动明显增强,哈萨克斯坦与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的贸易额迅速扩大,2023年哈格贸易增长近1.7倍,达到7.35亿美元。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哈萨克斯坦等正全力加快跨里海交通走廊建设,欧洲也打算向该项目投入100亿欧元,跨里海交通走廊建设明显提速。俄罗斯和阿塞拜疆也在推动南北运输走廊建设。未来南高加索地区有望成为连接欧亚大陆东西南北的桥梁和通道。

中亚的多元化格局将保持。中亚大国外交异常活跃的背后体现了中亚国际地位的提升。中亚地区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战略位置重要,能源资源丰富,关键矿产资源成为大国在中亚竞争的新焦点。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西方借机加大拉拢力度,美欧政要频繁到访中亚,土耳其等域外国家也纷纷加强与中亚的合作。中亚各国都奉行“多元平衡”的外交政策,本着“来者都是客”的原则,与各方加强互利合作,从而维护自身的主权与安全。未来中亚地区的多元化格局将进一步巩固。

第二,“去俄罗斯化”进程将持续推进。苏联解体后,新独立国家都面临着独立建国的艰巨任务,各国都高度重视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加强本国的历史与民族认同,强化主体民族地位,推广本民族语言的使用,试图通过不断的“去俄罗斯化”,摆脱沙俄和苏联时期的历史印记。目前在欧亚地区,俄语的地位不断下降,只有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法律上的官方语言,白俄罗斯在法律上将俄语定为第二国语,在塔吉克斯坦俄语是族际交流语,而其他国家没有关于俄语地位的法律规定,俄语在这些国家只是一门普通外语。欧亚各国尤其是乌克兰、土库曼斯坦和格鲁吉亚等国学俄语的中学生数量大幅减少。

俄罗斯为了进一步在欧亚地区推广俄罗斯文化和语言,加强软实力,提出了“俄罗斯世界”的概念。21世纪初,俄官方开始积极实施这一项目,并成立相应的机构和基金会。2008年,“俄罗斯世界”被写入俄外交政策构想。俄东正教大主教基里尔认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就是神圣的罗斯,是三位一体的,是俄罗斯世界的核心”。俄政府借“俄罗斯世界”这一概念向欧亚地区推广俄罗斯的语言和文化,提升俄罗斯在全球的软实力。但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世界”这一概念在欧亚地区被认为是帝国思想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复燃而受到抵制和批评。

除“俄罗斯世界”受挫外,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和集安组织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西方经济制裁之下,由于其他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未制裁俄罗斯,仍与俄罗斯保持密切的经济合作,西方不断向这些国家施压,要求他们不能协助俄罗斯绕开西方制裁,否则就对其进行二级制裁,致使这些国家在对俄贸易中愈加谨慎。在西方制裁的大背景下,欧亚经济联盟提出的商品、资本、服务、人员等生产要素的流通面临不少问题。集安组织同样面临考验:一是亚美尼亚认为集安组织不但没有帮助亚美尼亚,反而有两个成员国帮助阿塞拜疆,因此亚美尼亚基本中止了在集安组织的活动;二是集安组织是军事政治同盟,有集体防御的原则,但在乌克兰危机中,除白俄罗斯之外,其他盟友并没有明确支持俄罗斯,这也影响到组织内部的团结。

第三,大国博弈有可能引发新的动荡。俄罗斯与西方仍将在欧亚地区进行激烈博弈,有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并在一些国家形成新的动荡。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摩尔多瓦国内的紧张局势不断升温,久拖不决的“德左”问题似乎到了临界点。2024年10月,摩尔多瓦将举行总统大选,亲西方派与亲俄派势必会展开新一轮的较量,有可能加剧国内动荡,不能排除摩当局与“德左”地区再次爆发冲突的可能性。白俄罗斯将在2025年举行总统大选,卢卡申科谋求连任。2020年大选后白俄罗斯国内就出现了长时间的抗议,因此2025年白俄罗斯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南高加索地区虽然出现和解迹象,但近期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的国内局势动荡,反对派已举行多轮抗议。格鲁吉亚将于2024年10月举行议会选举,执政党“格鲁吉亚梦想党”在议会强推《外国影响透明度法案》,遭到格反对派和部分民众的强烈抗议,反对派将该法案与俄罗斯挂钩,格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欧盟也向格鲁吉亚施压,认为格正在“偏离民主的轨道”。亚美尼亚反对派组织大规模抗议,反对当局在边界划分过程中对阿塞拜疆让步过多。南高加索地区战略位置重要,又处于地区新旧格局的转换期,外部势力必然会加大介入力度,地区稳定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第四,中国成为推动欧亚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力量。欧亚地区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方向,30多年来中国与欧亚地区各国的关系顺利发展,中国已成为维护欧亚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力量。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关系历经风雨,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找到了国与国相处的正确之道,当前的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俄在平等互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深化各领域合作,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也有利于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稳定。2024年5月普京总统访华,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巩固,各领域合作将更上一层楼。

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进入新时代。目前,中国与中亚五国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哈萨克斯坦是“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乌兹别克斯坦是“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中亚国家相互尊重,彼此支持,中国坚定支持中亚国家维护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中亚国家也坚定支持中国维护核心利益,在涉台、涉疆等问题上力挺中国。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密切开展安全、经济和人文合作。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大倡议,得到中亚国家积极响应。目前,中亚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投资、农业、环保、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中国将为中亚的发展和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南高加索地区与中国并不相邻,但近年来中国与南高加索地区国家的合作也快速发展。格鲁吉亚更加重视“东向”外交,将中国视为重要合作伙伴。早在2017年,中格就签署了《自贸区协定》,2023年中格贸易额突破20亿美元,中国成为格鲁吉亚第三大贸易伙伴。2023年7月,中格两国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格鲁吉亚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将其视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近年来阿塞拜疆对华合作意愿十分强烈,其与中亚国家关系密切,与哈萨克斯坦共同推动跨里海运输走廊建设,希望得到中方的支持。中阿贸易也大幅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成为阿塞拜疆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两国经贸合作空间巨大。2024年7月初,习近平主席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中阿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乌克兰也是中国在欧亚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2011年中国就与乌克兰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一直在为推动危机和平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始终站在和平的一边,积极劝和促谈,提出“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2023年,中国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12点主张,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赏。中方支持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中国特使已开展三轮穿梭斡旋,中国将在解决乌克兰危机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作者:丁晓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