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意义]智库作为公共舆论的“生产引擎”,具有提供话语体系、强化议程设置、促进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力量。[方法/过程]本文以国际话语权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反制美国首届“民主峰会”舆论战中的智库作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出提前民调、算好国际社会“人心账”,破立并举、争夺民主话语“定义权”,有机联动、形成舆论反制“大棋局”等显著特征。[结果/结论]在经验总结、规律探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智库发挥更深层次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形成智库矩阵、打造话语体系、增强传播意识、创新体制机制、塑造智库品牌等精进之道。
1、引言
话语权(power of discourse)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提出,在1970 年出版的《话语的秩序》中,其提出了著名的“话语即权力”论断,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和符号的集合,更具有建构现实的功能,在词语的表象之下,实质是“从意义方面说明世界、组成世界、建构世界”。此后,经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美国战略专家约瑟夫·奈(Joseph Nye)等研究,在话语权基础上形成了国际话语权理论体系。例如,吉登斯认为“国家的发展必然与话语方式的形成相融合,话语方式建构性地塑造了国家权力”。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垄断国际话语权,以普世价值为口号,通过展示“优越的文化”和“更富吸引力的政治哲学”,实现支配他国意志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学者立足于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失声”“失语”“挨骂”的现状,投身国际话语权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例如,梁凯音提出,国际话语权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声及决定舆论的权力,包括国际事务定义权、国际规则制定权,以及对是非曲直的评议权和裁判权。朱旭峰、王文、于运全等著名学者以智库为核心关切,对通过提升智库国际影响力打造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路径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自从中美贸易战以来,围绕“香港暴乱”“病毒起源”“新疆棉花”“民主人权”等一系列议题,中美之间展开了一系列没有硝烟的舆论角力。通过一场场“霸权”争夺的“阵地战”,国际信息“逆差”得到了有力扭转,中国国家软实力和话语权得到了显著增强,中国声音在国际舆论场愈发洪亮。学界和业界围绕中国国际话语权所做的共同努力,推动了我国战略传播格局的成型,形成了多层面参与、多声部发声、多角度叙事以及滴灌式传播的战略格局。在以中央主流媒体为主力军的战略传播体系中,智库的身影越加彰显。尤其是在此次反制美国首届“民主峰会”舆论战中,智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智库在争夺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
智库(think tank),又被称为政府“外脑”(external brain),可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公共舆论的“生产引擎”,智库又与“第四权力”——媒体,一起设置人们的思想议程[8]。在国际话语权争夺中,智库具有如下重要功能。
2.1 提供话语体系
以民主话语为例,西方知识精英对其进行了长期的建构,经过奥地利的米瑟斯(Mises),英国的哈耶克(Hayek),美国的熊彼特(Schumpeter)、达尔(Dahl)、萨托利(Sartori)、李普塞特(Lipset)等自由主义理论家的叙事,以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政治体制为蓝本的一套“民主体系标准”被勾勒成型[9]。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通过西方媒体的大力“营销”,这套民主话语成为非西方国家精英和大众的知识框架,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们对现实的认知。作为汇集智力资源的智库,在破解这类话语陷阱、根据中国发展实践建构属于自身的话语体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更肩负不可推卸的艰巨责任。
2.2 强化议程设置
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McCombs)和肖(Shaw)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体可以通过议题安排来形成全社会的议事日程。但大众媒体作为舆论工具的背后,遮蔽着政府、资本、智库等能施加更深层次舆论影响的角色。在国际关系、地缘政治、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反恐合作、联合援助等全球议题上,智库具有更强的议题供给能力。智库通过科研报告、学术论坛、刊发文章、接受采访等形式与大众媒体合作,或者以自有的新媒体平台进行研究成果发布,能够在精英人群中形成议程,从源头上设置舆论话题。例如,美国智库在塑造“中国威胁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美国企业研究所、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等智库在“非党派、非营利”的面罩下,通过召开“中国崛起:美国准备好了吗?”“美国的挑战:接触二十一世纪崛起的中国”等主题研讨会,发布《美军亚太地区态势战略》等研究报告,广泛邀请政府官员、媒体记者和各界精英参与“中国军事威胁论”的生产和传播[10]。又如,被公认为“西方对华鹰派代言人”的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屡屡就涉疆、涉人权、涉疫情等话题在国际舆论场发布抹黑中国的研究报告,甚至称北京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的大受欢迎是“病毒式传播”,其言论被《悉尼先驱晨报》等媒体进行了传播,产生恶劣影响。
2.3 促进公共外交
中国学者赵启正认为,公共外交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和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对其他国家公众(包括其政府成员)所开展的,旨在提升本国形象或声誉,增加国家间关系的友好活动”。智库是公共外交多元主体中的重要构成,智库间的交流、智库专家的往来具有灵活性和专业性,能够有效发挥“二轨外交”的职能。例如,在中美贸易战期间,中美智库积极寻求对话与沟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等智库组织专家代表团到访美国,与美国智库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的中美智库贸易对话,既缓和了紧张氛围,又为寻找合作和对话空间提供了可能。
3、反制“民主峰会”中的智库行动
2021 年12 月9 日,美国总统拜登组织和操弄首届“民主峰会”,企图强化价值观“同盟”,以“民主”大棒对不同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家进行打压遏制。在这场民主话语权的争夺战中,中国智库起步早、工具多、配合足,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在国际舆论场上取得积极成效。
3.1 起步早:提前民调、算好国际社会“人心账”
民意调查是指用调查和统计的方法,以数据的形式反映一定范围内的民众对特定问题的态度和倾向。西方国家自20 世纪30 年代就开始通过民意调查来设置公众的舆论议程,如今已经形成以美国皮尤(Pew)、盖洛普(Gallup)、爱德曼(Edelman),英国舆观(YouGov)、晴雨表(Eurobarometer),法国益普索(Ipsos)、伊弗普(Ifop)等国际知名的民调品牌。此外,西方部分有实力的媒体、智库也会不定期地开展民意调查。民调结果以报告、报道等形式进入舆论场,进而影响民众认知。1975 年,美国著名智库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基于冷战需要,发表了第一份国际民调报告。此后,针对他国公众进行的国际民调成为影响国际舆论的重要工具。
2021年7月,在美国为举办首届“民主峰会”造势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简称“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CGTN)智库用中、英、西、法、阿、俄等6 种联合国官方语言对全球网民进行了2 轮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网民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毒溯源等问题已经被严重政治化。在全球网民评论中,“政治压力”“美国制裁”“媒体控制”“经济补偿”“阻止中国发展”等词语高频出现,参与民调的8 万多名网民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了对美国的不信任和不满。民调数据充分印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国际人心向背,体现了“美式民主”的“双标”本质已经被全球网民看清。总台CGTN 智库根据民调结果发布的《国际新冠疫情发展现状分析报告》等,经CGTN 各语种报道和传播,被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等63 个国家和地区的930 家海外主流媒体平台转载,触达受众超1.8 亿人次。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也在例行记者会上引用CGTN 民调,称“事实胜于雄辩,人心岂容愚弄”。
3.2 工具多:破立并举、争夺民主话语“定义权”
重新定义民主是民主话语权竞争中的核心战役。在美国首届“民主峰会”召开前后,中国的“国家大脑”围绕破解美式民主叙事、建构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多措并举,设置了一系列舆论议程。
3.2.1 举行国际会议 2021年12月1日至4日,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1年“读懂中国”大型国际性会议在广州召开。此次会议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为主题,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保加利亚、澳大利亚、埃及、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百余名国际政要、战略家、学者、企业家参会,共同对话和研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进步的百年历程等话题。该会议还发布了“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向全球广泛介绍中国在国家治理、民主法制、“一带一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3.2.2 举办学术论坛 从2021 年12 月初开始,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以被称为“仙鹤聚会”的“临甲7号沙龙”为平台,围绕民主议题,举办了一系列高端论坛。例如,在2021年12月2日的“中外学者谈民主”对话会上,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以及李世默、张维为、马凯硕、马丁·雅克、罗思义等知名中外专家学者,就“什么是真正的民主、谁来定义民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2021 年12月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外文局承办的“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开幕。该论坛分三个阶段,为期6 天,从时间上对美国“民主峰会”日程形成覆盖。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国际组织的500 余名嘉宾,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围绕民主制度的多样化实践展开对话,远比美国所谓的“民主峰会”邀请的国别更多、代表更丰、会期更长。在论坛闭幕式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40 余家机构参与的“民主研究全球智库网络”宣布成立。2021 年12 月8 日,在美国“民主峰会”召开前一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 智库承办的“2021·南南人权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00 多个国家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高级官员、专家学者代表等近400人参与论坛,围绕发展中国家人权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一系列重量级论坛的召开,有效地对冲了美国“民主峰会”的舆论影响。
3.2.3 发布研究报告 2021年12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了研究报告《十问美国民主》,该报告有中、英、法、俄、西等5个语种版本,用翔实的数据和铁一般的事实,对美国民主引致社会失序、加深民众疾苦、造成灾难动荡、破坏国际秩序的现状进行了深刻批判。2021年12月7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中英文报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与探索——民主自由人权的中国实践》,通过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深入调研,以扎实的数据和透彻的说理,对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民主进行了学术化表达。同一时间,中国外文局的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民主实践与治理效能全球调查报告》,关注全球23个重点国家民众对中国民主实践效能的认知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民主实践得到国际社会和本国人民高度认同。
此外,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还制作了中英双语纪录片《共同的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的身边故事》,生动地展现普通人身边的中国民主。张维为、范勇鹏、王文、贾晋京、刘玉书、丁刚等多名智库专家通过发表文章、接受访谈等形式,深刻地揭示了美式民主的实质。
3.3 配合足:有机联动、形成舆论反制“大棋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2021年5月3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在此次“国家大脑”破立并举的举措背后,是多主体、立体式、系统化的有机联动和互相配合,形成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媒体话语的互相叠加,放大了舆论效果。
3.3.1 政府与民间的联动 一方面,国家高层领导通过贺信、致辞、参会等形式,增加国际会议、论坛的分量。例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南南人权论坛”致贺信;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在论坛上致辞等。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官方代表援引论坛、报告等智库成果,扩大国际影响。例如,在2021年12月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赵立坚称《十问美国民主》研究报告问得非常好,美国应静心答题;华春莹在推特上以“十问”为主题,连发10条推文,质问美式民主。政府与民间的联动,扩大了智库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产生了“1+1 >2”的效果。
3.3.2 国内与国外的互动 中国智库的系列行动是舆论反制,更是人文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国的民心相通。CGTN 智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采用多种语言发布民调、报告,各智库举办的国际会议、高端论坛都集聚了全球重量级的嘉宾,并广泛邀请中外记者参与和报道,既实现了叙述视角的多元化,放大了活动声量,又结交了朋友,扩大了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例如,参加“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的30 家外方智库和12 家中方智库,在闭幕式之际共同倡议成立“民主研究全球智库网络”,坚决反对借民主之名制造对抗和分裂。此外,中国智库专家们还通过在外国主流媒体平台发声的方式传播中国声音。例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王文院长在“民主峰会”召开前夕接受路透社、日本NHK 等媒体的采访,揭示美国的真实意图。
3.3.3 媒体与智库的传动 媒体与智库之间存在天然的互补关系,有效的智、媒传动能够打通从观念生产到舆论扩散的链条,共同设置议程。此次舆论反制中,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国日报社、中国网、观察者网、澎湃新闻等40 余家媒体对论坛、会议、报告等成果进行了大范围的传播。例如,总台《新闻联播》权威播发“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2021·南南人权论坛”等行动;总台CGTN 主持人王冠受邀主持“临甲7 号沙龙——中外学者谈民主”高端对话会,并在《舆论纵贯线》栏目播出对话会内容,对外传递鲜明的中国立场;《中国日报》根据《十问美国民主》研究报告策划推出系列漫画评论,辛辣讽刺美式民主的“寡头政权”“政商旋转门”“种族歧视”等真相。
4、对智库发挥国际影响力的深层次思考
美国“民主峰会”从大张旗鼓到惨淡收场,是美国“霸权”陷入危机的具体表现,是美式民主价值观失去人心的生动写照,是美国话语权根基动摇的前兆表征,也体现了中国智库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的积极成效。同时,在提高国际传播效能、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长期战役中,中国智库可以精益求精,发挥更深层次的作用。
4.1 多元参与、形成智库矩阵
据《全球智库报告2020》统计,截至2021年1月,中国智库数量为1,413 家,位居全球第二,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大幅提升,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具有很大的潜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路径重点发力。一是要充分发挥29 家国家高端智库的主力军作用。二是激活各专业智库的活力,争夺行业话语权。例如,目前国际话语权竞争的前沿除了民主、人权外,还有经济、生态、科技、性别、减贫等热门领域的话语角逐,需要通过智库的主动叙述、自我表述、广泛陈述去“攻城拔寨”。三是挖掘地域智库的潜力,将地域辐射转化为话语认同。例如,云南智库可深化对南亚、东南亚国际问题研究,新疆、西藏等地智库可以为争夺涉疆、涉藏问题国际话语权做出更多的贡献,等等。
4.2 概念发明、打造话语体系
智力资源是智库的核心优势,当前西方话语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影响力依旧强大,这与西方政府、智库和媒体的长期经营密不可分。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有自己的思想、理论和话语体系是重中之重。例如,西方智库频频制造“债务陷阱”“胁迫外交”“新殖民主义”等概念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国际援建等行为进行抹黑,混淆国际舆论视听。又如,在气候话语权领域,欧盟具有话语优势,“1990基准年”“2 摄氏度警戒线”“低碳经济”等概念均是欧盟智库的“发明创造”,而概念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近年来,中国在生态文明领域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但中国智库尚未立足实践成果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立场,打造出国际流行的话语概念和体系,在未来国际气候话语权争夺将更加激烈的背景下,构建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国际话语迫在眉睫。
4.3 广泛传播、扩大国际影响
思想力和传播力是增强影响力的两翼,国际知名智库对思想产品的传播与扩散尤为重视。在反制“民主峰会”的实践中,中国智库的传播意识明显增强,媒体起到了舆论放大器的作用,然而,仍有以下几方面的提升空间。一是用好新媒体工具,如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Linkedin、YouTube、Tictok 等西方“E世代”汇聚的平台上开设账号,传播思想。二是强化与主流外宣媒体的深度策划、合作,如通过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平台合作创办专栏等方式,打造常态化的传播阵地和品牌。三是发挥高端人才的意见领袖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和激励出一批如基辛格(Kissinger)、布热津斯基(Brzezinski)、福山(Fukuyama)、约瑟夫·奈(Joseph Nye)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明星学者,在西方主流媒体平台发声,提升国际影响力。
4.4 机制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良好的体制机制是促进智库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此次舆论反制充分体现了智库在打造国际话语权方面的巨大潜力,印证了政府管理部门与智库联动发力的卓越成效。如果能够在优化体制机制方面下足功夫,以体制机制改革调动智库发挥国际影响力的积极性,能够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从国家层面而言,在为智库参与公共外交创造便利的政策环境之余,可以拓宽与智库、智库专家的衔接机制。例如,外交部门可建立开放、常规的外交政策咨询体系,畅通智库参与决策、协助外交的渠道;相关政府部门可采取“借调”“挂职”等方式,鼓励年轻学者参与外事、外宣、外交的一线工作[16]。另一方面,从智库自身而言,其可在管理体制、研究体制、预算体制、人才培养体制以及成果评价体制等方面持续用力,发挥体制机制的激励引导作用,充分激活专家学者在国际舆论场上“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5 塑造品牌、持续设置议程
在此次舆论反制中,中国智库使用国际民调、学术会议、高端论坛、深度报告、媒体发声等多种方式,舆论效果显著。此外,可以通过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等建立“智力共同体”的方式增进国际互联互通;通过发布排名、制定标准、塑造规则等方式增加行业竞争力;通过长期规划和短期课题的相互搭配形成更有耐力和爆发力的成果体系等。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詹姆士·麦甘(James G.McGann)博士从2006年起发布“全球智库排名”,掌握了对智库能力的“定义权”;1971年瑞士人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经营,演变为“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起到引领全球经济发展方向的作用,每年的论坛各国领导人、跨国公司巨头纷至沓来。中国智库也应秉持中国立场、全球视野,强化平台思维、运营理念,将短期成果与长远规划相结合,力争实现以中国话语回应全球议题、引领全球议程的局面。
5、结语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提升我国智库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将“深入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纳为重要任务,强调国家高端智库要在“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方面发挥作用”。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俄乌冲突持续胶着、地缘环境日趋复杂等背景下,本文对反制美国首届“民主峰会”舆论战中的智库作为进行了系统研究,以个案为镜,折射出智库在国际话语权争夺中的广阔空间。
虽然笔者尽可能全面地总结经验、探究规律,但不可避免留有一些研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观察的智库样本有限、无法获得一些内部数据、对体制机制的思考仍不充分等等,且本文以实践研究为主,在学理上也略显薄弱。今后,笔者将以此为起点,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文本分析、网络民族志等定量定性研究方法,对建构国际话语权过程中的智库功能进行持续观察,强化对智库国际传播规律的深入探索,为我国新型智库更好地开展国际传播活动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作者:全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编辑,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