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明了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既是其鲜明特质,更是显著优势。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更有效地承担起我们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原生或次生文明都已经中断或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从未中断。同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特质。
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断,得益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屏障、超稳定的社会结构、生生不息的规模化人口、长盛不衰的语言文字、代代相传的文化典籍、咬定目标久久为功的民族特质、化人为善的文明本质。第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天然性屏障,使中华文明自成体系并长期免遭大规模外敌入侵造成的文明覆灭。第二,自然经济、大一统政治、宗法社会和礼教文化形成的超稳定结构使中华文明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自我调适性,即便多灾多难,依然绵续不断。第三,生生不息的规模化人口为中华文明的绵延传承、接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实践主体、承载主体。中华民族动辄千万级规模人口的持续性存在,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的关键。第四,汉语言文字的不断延续维护了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等世界上公认的代表古老文明的文字体系伴随其文明一同消亡了,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传承和使用至今的自源古典文字体系。汉字书写和承载着中华文明,汉字的长盛不衰串起了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第五,由汉字书写的文化典籍代代相传,使中华文明不因王朝政权更迭而中断。中华民族具有浓厚的“史学”传统,形成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文化典籍跨越历史时空、传承文化传统,其代代相传涵养了中华民族一贯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精神风貌。任凭王朝政权更迭,中华文明的“道统”代代传承。第六,咬定目标、与时俱进、久久为功的民族特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具有咬定目标、与时俱进、久久为功的特质,必然使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第七,化人为善的文明本质不可小觑。文明是在人和人关系框架中,针对“野蛮”而讲的,它注重“化人”“德行天下”“秩序建构”。这样的文明范式具有道义性,有助于使中华文明绵延不断。
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离开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五千多年文明史,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中华文明作为一种连续性文明,意味着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稳定性、统一性、独立性、自主性和应变性的民族,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必然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因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所以中华民族能够识变应变求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变易思维、革新意识、进取精神和大无畏气概等民族性元素,这些都聚焦于与时俱进。“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周易》一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居于主流地位。“易”是上日下月,讲的是日月轮回、万物流变。变易思维深刻影响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万物流变必然产生新老交替问题,如何对待新事物和旧事物,中华文化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革故鼎新、勇于创新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依然葆有生机的根本所在。大化流行、以新代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革新、创新、积极进取不仅会触碰外部势力,还要突破自我习惯势力,这需要大无畏的创新勇气。荀子讲:“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惧艰辛、迎难而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他们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彰显中华民族坚持守正创新的大无畏气概。
中华文明在不断传承中吐故纳新,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和与时俱进创新精神。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对比世界诸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统一时间最长的文明。同时,这种统一不是小国寡民式的统一,而是以广袤地域、超大规模人口、多元民族和多样性文化为基础的“大一统”。
首先,中华文化多样一体。中华民族栖息地环境和气候的多样性,催生了许多地域性文化。例如,东临沧海的齐鲁文化、四塞之地的三秦文化、天地之中的中原文化,以及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尽管风土人情不同,但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以汉字为纽带,以中原文化为中心,多样性地域文化向中心靠拢,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出“重瓣花朵”向心结构。其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水乳交融、休戚与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抵御外辱、捍卫领土完整与国家利益。最后,国家政权长期大一统。秦朝一统天下后,郡县制在全国推广。与西方领主自治不同,郡县制把国家利益、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再加上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样疆土完整、国家强盛、民族团结、文明传承就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信念。
长期大一统的疆域、政治、文化和民族历史赋予了中华文明“大一统”的情怀和理念。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它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中华文明是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自成体系地生成的,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文明是一元排他、自我封闭的孤立体系。相反,同世界诸多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得惠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广袤地理空间,多样性地域文化的五方杂糅赋予中华文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包容性基因。漫长的民族大融合历史丰富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深化了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取向的认识,强化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感情,培养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能力,涵养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力量。
西汉之时儒家思想已成为正统和主流,东汉时本土道教兴起,然而印度佛教却能够在两汉之际进入中国社会,到南北朝时期已经是“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乃有七百余寺”。从伊斯兰教进入中国,再到基督教进入中国,而今文庙、道观、佛寺,清真寺、基督堂可以比肩而立。对比其他文明,中国没有宗教裁判所,也没有出现“十字军”式的“圣战”,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和谐并存体现出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今天,我们强调“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强调“中国化”,强调“普惠包容”,都表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不仅对本民族文化元素具有包容性,而且能够包容异质文明。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因而体现出不偏激、不极端的平和性,体现出“为而不争”“利而不害”的和平性。
中华文明尚和合,“和”是中国社会一种普遍化的社会心理。哲学思想主张“和实生物”“和合共生”,生意场上是“和气生财”,日常生活是“家和万事兴”,人际关系上强调“和为贵”,中医学上讲“调和阴阳”,天人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世界上强调“协和万邦、兼济天下”“美美与共”等。这体现了中国人不偏激、不极端,平和做人、平和处世之道。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尧舜禹时代权力的和平禅让被后世尊为理想政治的典范。邦国交往中尚礼乐“以和邦国”,主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反对恃强凌弱和暴力胁迫。“为而不争”“利而不害”的爱好和平思想始终占据着主流位置。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其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处在新的十字路口,中华文明作为人类唯一古老而又连续性的文明,具有鲜明的显著优势,能为建设美好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者:韩庆祥 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方兰欣 系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