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意大利国防部长克罗塞托在接受该国媒体《晚邮报》采访时表示,四年前意大利政府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定是“草率的、鲁莽的”,并宣称要“在不伤害对华关系的前提下退出”。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是两国基于历史文化渊源和现实发展需要作出的正确选择,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符合双方利益。鉴于意大利是迄今唯一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西方七国集团成员,也是欧盟第三大经济体,其是否延期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意大利最大的工业和商业港口热那亚港。
两国务实合作成绩显著
中国和意大利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自197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意大利共和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在合作中互利共赢,逐步树立起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间发展友好关系的典范,务实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核心内容。2004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9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访问意大利,其间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简称《联合公报》)以及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包括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与乌克兰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形势造成严重冲击,中意合作也更多地受到外部环境和所谓“价值观”差异的影响。即便如此,依托“一带一路”这一平台,中意两国的务实合作仍取得了显著成绩,实实在在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福祉。
2019年至2022年,中意双边货物贸易额由549亿美元升至778.8亿美元,增长了约42%。特别是,在2020年全球贸易受疫情冲击而整体下滑的背景下,中意贸易额逆势增长了0.4%,中国也成为当年全球重要经济体中唯一的自意大利进口实现增长的国家。过去几年,中方始终致力于扩大自意方进口。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意大利是主宾国之一。2020年,中意两国政府签署了意大利大米和牛肉输华协议,为意方农食产品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条件。2019年至2021年,意大利对华出口额由214.1亿美元增至303.2亿美元,增长了41.6%。2022年,受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能源危机的拖累,意大利对外出口整体受挫,对华出口降至约269.8亿美元。然而,2023年1~5月,意大利对华出口迅速恢复,同比大幅增长了58%。
近几年,中意两国在绿色与数字等新兴领域的合作取得明显进展。2022年4月,由中国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提供风机设备、多家欧洲企业参与的位于意大利塔兰托港的贝莱奥利科海上风电项目正式并网,标志着中意与中欧在绿色能源合作上取得突破。2023年6月,意大利与法国合资的欧洲芯片巨头意法半导体与中国的三安光电联合宣布,将共同出资32亿美元在重庆新建一个8英寸碳化硅器件合资制造工厂,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材料。此外,由中意两国合建的首艘大型邮轮也于2023年6月在上海出坞,未来中意还将继续合建多艘大型邮轮。值得一提的是,中意两国在非洲、中东、中亚等地区围绕基础设施、能源、农业等领域开展的第三方合作也取得不少成绩,为改善当地民众生活条件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和意大利是公认的世界文化大国,两国拥有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数量居于世界前两位,文化交流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中的一大亮点。过去几年,依托中意文化合作机制以及“一带一路”平台,两国文化交流合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年举办的“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推迟至2022年举行,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活动持续增进了两国的民心相通。疫情期间两国互相扶助、团结抗疫的经历也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2020年,意大利曾派出三架货机为武汉送去医疗物资,而中国也先后派遣三支医疗专家队赴意大利分享救治经验,得到意方高度肯定。
2023年4月11日,在海南海口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意大利作为本届消博会的主宾国,携140余个品牌参展。图为法拉利品牌汽车在意大利国家馆展馆外场亮相。
加强对华务实合作符合意大利国家利益
近年来,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在这一背景下,意大利政府经历了三次更迭,中欧与中意关系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对于是否延期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意大利政府承受了来自美国和其他西方盟友的巨大压力,而国内外一些势力对中意“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续签问题的炒作也令意方十分为难。一方面,当前的意大利右翼政府希望更多地融入欧盟与跨大西洋同盟,以增大自身在西方世界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意方又不希望因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续签问题破坏中意关系,更不想被贴上反华“急先锋”的标签。
当前,美国明确视中国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和最重大的地缘政治挑战,不仅在高科技领域全面打压中国,对于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颇为敌视,宣称后者是“中国的地缘政治扩张战略”。考虑到意大利是西方七国集团中唯一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自2019年中意两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以来,美方一直耿耿于怀,不断对意方施压,试图改变其对华合作态度。意大利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晚邮报》2023年5月3日曾刊登一篇报道披露,今年以来,随着中意“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有效期临近,美方更是加大了施压力度,频繁通过官方和非官方渠道要求意方不再延期。此外,自2020年以来,意大利成为“下一代欧盟”复苏基金的最大受益国,至今已收到多笔来自欧盟的赠款和低息贷款,这使得意方对中国资金的需求不再那么迫切,同时也令其在做出是否延期“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的决定时不得不考虑欧盟层面的态度,而欧盟在2019年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时并不支持,认为欧盟应采取统一的政策对待“一带一路”。
意大利政府深知,加强对华务实合作符合意大利的国家利益。意大利是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虽然对华出口在意大利出口中占比(2.6%)不高,但增长迅速,2022年对华出口增长额在其对外出口增长额中占比超过30%。实际上,从2019年至2022年,意大利作为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对华出口增长的绝对金额和速度都高于中国在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德国。考虑到当前意大利经济复苏动力趋弱,同时全球经济不振导致其外需整体低迷,意大利更加不愿因为“一带一路”的续签问题鲁莽破坏中意关系,进而失去中国市场。2023年4月,意大利成为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唯一主宾国,意总理梅洛尼以视频方式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致辞。此外,意大利还将成为即将在中国举办的第二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的唯一主宾国。这些都表明,意大利政商两界仍看好中国市场前景,并且高度重视对华经贸合作。
中意应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近年来,中意务实合作越来越多地承载着超出两国关系的更广泛的意义。两国于2019年签署的《联合公报》和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备忘录,特别强调两国合作要遵守《联合国宪章》《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协定》的原则和目标,遵循《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的指导原则,双方始终将两国合作置于全球多边合作与中欧整体合作的大框架下推进。当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维护中意务实合作大局对于保持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经济稳定乃至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有关世界正滑向“新冷战”的讨论不绝于耳。作为两大文明、两大市场、两大力量的代表,中欧保持密切对话与务实合作,将最大限度地降低世界陷入阵营对抗的风险。意大利是欧盟第三大经济体,对华态度具有风向标意义,也将对中欧关系产生重要的示范效应。2022年11月,在印尼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中意两国领导人举行了会面。梅洛尼表示,意中都是文明古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意方不赞同阵营对抗,认为各国应尊重彼此差异和分歧,加强团结,致力于对话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意方希望同中国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框架下密切协作,更加有效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紧迫挑战。2023年7月,梅洛尼在访问美国期间表示,“与北京保持建设性对话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她还透露计划在下次出访时访问中国。2023年9月3~5日,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访问中国。访华期间,塔亚尼表示,意方高度重视发展长期稳定的意中关系,期待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9月4日,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披露,意大利总理有望在年内访华,总统马塔雷拉计划于明年访华。这些表态和新动向均体现出意方希望维护中意务实合作大局的愿望。
二战结束以来,意大利一直基于自身国情奉行灵活、务实、现实的外交政策,这为其赢得了颇为重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有效维护了其国家利益。对于是否延期“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方已充分释放了诚意,希望意方能够拿出政治智慧和战略胆识,基于中意关系更全面、更长远的发展做出理性决定。明年将迎来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意应携手为维护两国务实合作大局共同努力,在新的复杂历史条件下为中欧合作增添更多新动力,为动荡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作者;孙彦红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