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民币从早期边贸自发使用,到后来政策支持和市场驱动相互促进,其国际化使用程度不断提升。东盟国家与中国有密切的经贸往来,尤其是近年来区域互联互通不断发展,中老铁路去年开通,中泰高铁已开始修建,近期中越签署声明启动铁路并轨,这一系列实质性举措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需求,为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提供了新机遇。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人民币跨境收付额达36.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也呈现稳定增长势头。根据《2022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统计,2021年,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达4.82万亿元,同比增长16%。这其中,东盟国家直接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6094.2亿元,同比增长43.5%。
作为储备货币,2022年,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中的权重自2016年10月以来首度上调。与此同时,人民币在IMF成员中的持有比重目前已达2.9%。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菲律宾6个东盟国家均已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作为全球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新加坡交易所的离岸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也吸引了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和私人投资者的参与,成交额不断增加。
人民币东盟国家的使用不断增长,得益于便利化的人民币清算体系建设。中国人民银行早期建设人民币清算系统,在全球布局清算行,对人民币境外清算奠定了基础。目前,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均设立了人民币清算行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CIPS) 也实现了东盟国家的全覆盖。2021年,东盟国家新增16家金融机构成为CIPS的间接参与者,CIPS全年处理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业务26.09万笔,金额3.3万亿元。
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在推动双边货币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底,人民银行与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新加坡、泰国和老挝等累计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超过4.02万亿元,有效金额3.54万亿元。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为双方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支持,也满足了双方企业和金融机构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之需。近期,人民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 (BIS) 签署了人民币流动性安排 (RMBLA) 的协议,其他首批参与方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智利的中央银行和香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这一协议旨在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支持,是央行之间合作建设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的又一举措。
东盟国家在探索双边结算模式中作了新尝试。比如,2021年3月,人民银行与柬埔寨国家银行签署双边本币合作协议,将本币结算范围扩大至两国已放开的所有经常和资本项下交易,允许非中资境外银行参与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这是全国首例。再如,2021年9月,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启动中印尼本币结算 (LCS) 合作框架,并同步推出人民币/印尼卢比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在LCS框架下,中国和印尼企业可使用本币或对方货币开展跨境支付,尤其是印尼企业可自由将人民币用于其与第三方贸易伙伴的结算,这对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扮演第三方货币角色是一次新尝试。
上述金融基础设施建和交易便利化措施,降低了人民币在境外市场的交易成本,提升了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的意愿,体现了政策助力和市场驱动的良性互动。这些举措可极大改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基础环境,提升人民币市场使用的吸引力。
东南亚是人民币使用最具有真实需求的地区。根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达5.26万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2%,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在区域产业链的中心位置也有助于人民币发挥贸易和投资计价功能。同时,借助区域合作的制度性安排,比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 和清迈倡议多边机制 (CMIM),可提升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本币使用。本币区域使用的提升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区域贸易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
发展本币债券市场是推动本币区域使用的有效途径。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包括政府债和公司债在内的人民币债券未清偿额为18.755万亿美元,占亚洲新兴经济体未清偿总额的79.9%。鼓励本币用于区内贸易、投资和危机救助,改善区域的资源错配,促进储蓄有效转化为区内投资,弥补区域投资缺口,提高区域经济增长潜能,这已是亚洲国家的共识。在这方面,人民币将发挥核心作用。目前,A股已纳入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 (MSCI) 指数,人民币债券已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人民币债券市场规模全球排名第二;人民币绿色债券发行具有全球引领作用。这些都将助力人民币债券的市场发展,而后者将为亚洲区域带来新的资产配置机会,也与人民币区域使用形成良性互动。
数字人民币试点在人民币跨境流通中的应用也值得探索。中国人民银行在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和实践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国际上,央行之间以及国际金融组织也针对数字货币跨境支付领域的国际合展开积极探索。尽管跨境使用并非是数字人民币研发的初衷,但随着支付渠道的扩展,货币使用对其他职能的延展也在情理之中。(作者:高海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