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在乌克兰危机延宕不息的背景下,欧洲安全格局对抗性加剧,美国和北约影响上升。欧洲内部政治影响力格局持续变化,法国、德国苦寻战略自主之路和危机解决之道,中东欧、北欧国家及英国话语权扩大。与此同时,欧洲经济复苏与社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前景的不确定性较大。
2023年6月15日,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其间,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前左)、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前右)、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后右)、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米利(后左)举行乌克兰国防联络小组会议。
安全格局对抗性加剧
2022年2月升级的乌克兰危机,结束了欧洲数十年来的和平局面。欧俄关系陷入严重对立,欧洲对美国和北约的安全依赖上升,欧洲安全格局呈现冷战结束以来最具对抗性的局面。
在乌克兰危机延宕背景下,这种对抗性局面不仅未有改变,还在不断加剧。为打击俄经济和战争能力,欧盟协同美国等对俄发起十轮制裁,其领域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23年2月25日推出的第十轮制裁除强化对俄外交、金融、进出口限制外,还向慑止第三方助其规避制裁方向倾斜。第11轮制裁正在酝酿。5月,俄、德先后大规模关闭对方领事馆并设定人数上限。
乌克兰危机凸显了美国和北约对欧洲安全的重要性。危机升级后,以中东欧为重点的部分欧洲国家持续强化与美及北约防务安全联系,波兰尤为活跃。2023年,波兰继续大幅提升军费开支,并斥巨资从美国购买火箭炮、导弹等武器装备。3月,美陆军在波兰设立首个常驻基地,为在波美军提供支持。北约亦实现重要扩张。4月,芬兰正式成为北约第31个成员国,北约与俄边界长度翻倍。瑞典持续努力“入约”,已得到除土耳其、匈牙利外所有北约成员国支持,有望在今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如瑞典得其所愿,波罗的海将成为北约的“内湖”。俄罗斯则开始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这是苏联解体以来俄首次在境外部署核武器。
政治影响力格局持续变化
乌克兰危机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欧陆政治格局。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传统欧洲大国仍盘踞欧陆权力中心。然而,由于未能在乌克兰危机发酵阶段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政治解决方案,危机升级后“援乌制俄”相对克制务实,法、德在欧洲内部的政治影响力和话语权都有所削弱。法国继续试图强化“欧洲战略自主”,但尚无结果。
2023年6月马克龙总统推动的“欧洲政治共同体”在摩尔多瓦举行第二次峰会,包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内的49位欧洲领导人与会。由于涵盖国家众多,各方利益诉求不同,该“共同体”能在多大程度上为欧洲安全问题提供方案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乌克兰危机放大甚至强化了中东欧与北欧这类传统上欧洲权力边缘地带国家的声音与影响。匈牙利在法治改革问题上长期与欧盟存在矛盾且对俄能源依存度很高,尽管并未否决欧盟对俄制裁,但不断强调制裁危害,质疑其效果或寻求豁免,不仅增加了欧盟形成共识的难度,还有损其团结形象及制裁效力。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东欧国家则大力推动欧盟与俄对抗并走在“援乌”政策最前线,不仅在经济、金融、难民援助方面表现积极,还不断提升对乌军援水平。北欧和东欧一道,强化与北约联系的同时积极推动欧盟和北约进一步扩张。2023年5月,北欧五国领导人共同会晤泽连斯基后发表联合声明,表态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
乌克兰危机助长了英国对欧陆的政治影响。英国脱欧后,各界普遍预测其对欧政治影响将有所下降。然而,乌克兰危机的升级却为英国提供了机会,其有意在危机中扮演“领导性角色”。一段时间来,英国奉行较激进的“援乌制俄”政策,不断加大对俄制裁和国内能源领域“去俄化”力度,还率先向乌提供致命性武器装备并不断升级品种至导弹、无人机、坦克等。英国组建或利用“英波乌机制”“联合远征部队”“国际支持乌克兰基金”等框架,强化同东欧和北欧国家的政治协调与防务安全合作。2023年,英国与法、荷等国组建跨国联盟,协助乌克兰获取F-16战机。此外,英国还通过提供双边安全保障的形式,积极推动芬兰、瑞典加入北约。
欧洲经济社会仍面临多重挑战
2022年,在乌克兰危机本身、对俄制裁及俄方反制影响下,欧洲的能源与粮食价格一度飙升,通货膨胀率屡次刷新历史最高记录,企业生产与人民生活成本显著上涨。欧盟的疫后经济复苏受到影响,绿色转型出现一定程度倒退。在经济挑战和难民潮的叠加影响下,欧洲各国罢工和抗议活动频发,右翼势力借机在一些国家抬头。
2023年第一季度,受暖冬、天然气库存充足及多国财政支持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欧洲能源和通胀危机有所缓解,经济表现略好于去年预期。2月,欧盟发布《2023年冬季经济预测》,将欧盟今年增长预期由去年底做出的0.3%上调至0.8%,同时预期通胀率由9.2%降至6.4%。5月,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欧盟经济环比增长0.2%,暂时得以避免陷入技术性衰退。
尽管如此,欧洲经济并未摆脱衰退风险,复苏前景仍有较大不确定性。通胀高企仍是重要挑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欧洲新兴经济体通胀率仍将维持在11%左右的高位,能源价格依然存在重新攀升的可能。
有观点认为,欧盟为抑制通胀所采取的收紧货币供给、持续加息等政策将给金融市场带来压力并加剧欧元贬值风险,要在遏制通胀、维持经济复苏、维护金融稳定之间寻找平衡非常困难。
欧洲一些国家劳动者为抗议生活成本上升、争取加薪和改善工作环境而发起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仍在继续。今年3至4月,英国医疗及交通系统、德国公共事业系统相继出现罢工或示威活动,法国公众则为抗议退休制度改革走上街头。继瑞典之后,芬兰的右翼势力也在抬头。4月2日,芬兰中右翼的全国联合党和极右翼的芬兰人党在议会选举中分别获得第一、第二多选票,两党已开始协调组阁事宜。(作者:刘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