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动态 > 时事资讯 >

“全球南方”助推百年大变局

发布时间:2024-07-19 来源:国际合作中心

今年以来,“全球南方”在国际舆论中的热度越来越高,印度举办“全球南方国家之声”峰会、慕尼黑安全会议设置“南北合作”专场讨论、七国集团(G7)广岛峰会发声要增进与南方国家的战略合作……显然,“全球南方”已成为影响国际格局与走势的重要力量。

“全球南方”:前世与今生

1969年,在美国爆发大规模反越战运动之时,左翼青年政治活动家卡尔·普雷斯顿·奥格尔斯比首次提出了“全球南方”的概念,他在杂志《共同福利》中发表文章,揭露北方国家妄图统治全球南方的丑陋面目。这里的“全球南方”,主要指代贫穷落后的广大亚非拉国家,它们在世界范围的反帝斗争中谋独立、反控制、反干涉、求自主,但因综合国力衰微而远离世界舞台中央。

21世纪初,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逐渐站到了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但彼时“南方国家”作为集体符号更为常见,“全球”的前缀则较多运用于学术研究。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展现了外交上的独立性,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全球南方”开始成为热词。

“全球南方”:政治博弈的重要变量

2022年2月俄乌冲突之前,时任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就顶着舆论压力毅然访俄。冲突以来,“全球南方”国家也不愿选边站队,而是独立发声,标志着“全球南方”政治力量的加速壮大。联合国大会上,包括埃及、墨西哥、伊朗、越南在内的82个“全球南方”国家反对暂停俄罗斯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员资格,非洲国家领导人组成“和平代表团”访俄斡旋,巴西总统卢拉计划明年访俄……这一连串的政治表态让美西方深受刺激并认为“这是一个警报”。在此背景下,深化与“全球南方”的关系,避免失去“全球南方”,成为美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优先选项。

美国多管齐下,拉拢“全球南方”对华博弈。在能源的产供链领域,拜登政府推动构建了“矿产安全伙伴关系”多边机制,深化与刚果(金)、印度尼西亚等关键矿产富集国之间的关系,以削弱中国在锂、镍、钴等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地位。在公共卫生领域,美向东盟国家捐助疫苗,并在南亚、非洲等地区相关国家建立疫苗生产企业,以制衡中国在相关地区的影响力。在公共投资领域,美主导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增加约2000亿美元的贷款能力,实现对中国的“竞争替代”。

同时,西方积极推动印度在“全球南方”中发挥领导作用,使其成为遏华制华的战略抓手。印度1月举办的“全球南方国家之声”线上峰会,将中国排除在外,以整合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诉求之名,加强对“全球南方”事务的控制力和话语权,借机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此外,日本邀请印度、越南、巴西和非盟轮值主席国科摩罗赴广岛参加G7峰会,拜登在G20峰会提出“两廊计划”,无不是妄图渗透拉拢“全球南方”国家,扩大围堵中国的“朋友圈”,为遏华制华的战略目标增添筹码。但是,西方对“全球南方”的诸多拉拢策略,大多还停留在政治表态,支援其发展的融资计划不够清晰具体,未来的落实情况也是未知数,“口惠而实不至”的风险较大。

中国方案:“全球南方”的合作样本

与西方热衷于借“全球南方”政治操弄不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南南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重要参与者,是“全球南方”无可辩驳的重要成员。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与“金砖合作机制”也率先开拓“全球南方”国家独立自主、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全新道路,成为新型全球化的重要动力源。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世界超3/4的国家参与,其中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3000多个合作项目成功落地,约1万亿美元的投资被拉动,一大批战略性、带动性基建合作项目陆续建成运营,沿线各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受到了各国政府民众的真心欢迎。世界银行报告预计,到2030年,“一带一路”有望使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一带一路”项目每年产生的收益将达1.6万亿美元。

同时,“金砖合作机制”为“全球南方”国家开展战略沟通、参与国际事务开辟了重要的渠道,今年“金砖国家”的成功扩员更是进一步凝聚了“全球南方”的集体力量。在一个长期以来被西方主导的国际环境里,金砖国家集体行动,赋予了“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声的机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践行多边主义,已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力量。

“金砖合作机制”也为解决“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的设立为广大“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可持续性的融资支持,涉及科技、农业、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使得“全球南方”国家不再完全依赖于欧美经济体,实现了进出口的多元化。

中国方案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势必为“全球南方”的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进一步壮大世界和平稳定的进步力量。(作者:梁建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孙文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