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动态 > 时事资讯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解读“人类向何处去”世界之问

发布时间:2022-08-05 来源:国合中心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徐徐呈现在世人面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下,变局更加引人瞩目。疫情引发了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全球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疫情使西方发达国家原本就已式微的经济陷入更大困境。2022年初,中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欧盟27国总和。欧盟经济停滞已持续十余年。美国GDP在2020年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疫情、拉动经济,美国大量增发美元。2021年美国实现了正增长,但代价是通胀率创40年来新高。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中国已连续十多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中国抗疫的成果举世瞩目,中国与各国一道共克时艰并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抗疫援助。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度、话语权和影响力继续提升,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尽管受到疫情冲击,这些国家依然是激发全球经济活力的主要力量。除了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困顿之外,人类依然面临诸多严峻的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暖、发展鸿沟、数字风险等,考验全球治理的能力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成效。

俄乌冲突是新变量,深刻影响未来国际格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忙于提供武器,推高冲突烈度,对俄罗斯实施的极限制裁打破了现有国际经贸和金融秩序,严重冲击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导致欧洲能源危机和全球粮食危机。西方世界表面上团结一致,但这种所谓的团结并不稳固,激化冲突和实施制裁将给西方世界带来反噬效应,接踵而来的将是经济危机、政治危机、认同危机和信用危机。一些欧美国家把俄罗斯部分金融机构从SWIFT中剔除,俄罗斯迅速回应,将卢布锚定石油,带动全球去美元化运动,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发生动摇,全球货币结构在未来将发生变化。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是塑造未来世界格局的新力量。经济全球化虽遭受挑战,但仍继续演进,并且在数字化时代实现了转型。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革新使数字化趋势势不可挡,疫情之下的线下交流互动阻隔迫使世界各国加快了数字化的步伐,数字经济为全球经济增添新动能和新增长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了数字产业化。

在全球变局之下,“人类向何处去”世界之问成为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包含了关乎人类前途命运并亟待解答的十大问题。

问题一 经济全球化:前进还是后退?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挫折的原因,既有“天灾”,也有“人祸”。新冠肺炎疫情使跨国贸易和人员交往受到严重阻碍。人为因素包括美国发动贸易战,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科技泛安全化政策,以及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滥施制裁等等。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的“互动基因”,经济全球化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前进就意味着开放共享,后退就意味着封闭排他。人类正在做一道有关未来前景的选择题,将经济全球化浪潮引向何方的主动权在人类手中。如果脱钩断供泛滥,保护主义横行,经济和安全堡垒林立,那么经济全球化将陷入恶性循环,部分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将被斩断。国际社会应共同添动力,减阻力,聚合力,趋利避害,将经济全球化引向正途。

问题二 全球抗疫:独行还是共济? 

新冠肺炎疫情波及至全球各国,是攸关全人类前途命运的“大考”。全球抗疫之路该怎么走,疫情之下人类将向何处去,是国际社会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中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胸怀世界,力促团结,指明了人类走出阴霾的正确方向。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客无视同舟共济的呼声,逆势而动,大搞疫苗民族主义和本国利益至上主义,针对中国大肆炒作疫情溯源政治化和疫情管控污名化,试图转嫁危机、转移视线。这类言论和行为误导国际舆论,加剧紧张关系,与全球抗击疫情的努力背道而驰。作为当前人类最大的非传统安全挑战,疫情具有明显的跨国性,非一国之力可以解决,任何国家想要独行都是不现实的,同舟共济是唯一的出路。

问题三 国际局势:战争还是和平? 

争使人类文明受伤、使人类发展受阻,和平弥足珍贵。利比亚战争殷鉴不远,美国仍在各大地缘政治热点区域扶植所谓“代理人”,军事围堵、战略遏制、恫吓威慑的战争思维仍深刻影响着美国对外政策,北约东扩使欧洲安全秩序受到严重冲击,是导致俄乌冲突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渴望和平、珍惜和平已成为世界主流,推动和平的力量超过推动战争的力量。面对局部战争和冲突,各国应当以史为鉴,力促和谈,缓和局势,维持和缔造和平。

问题四 大国关系:合作还是对抗? 

大国的战略和政策以及大国之间的关系影响人类的前途命运,大国应当有责任担当,有开拓新合作空间的勇气和魄力。中国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在对外关系中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包括大国在内的国家之间的合作。要合作不要冲突,要团结不要对抗,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大国应以身作则,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坚持公平正义道义准则,而不是甩锅推责、退群毁约、言而无信,更不应蓄意制造纷争。大国只有摒弃对抗思维,汇入合作洪流,人类才有希望。令人遗憾的是,面对疫情之下丛生的世界矛盾和风险,美国特朗普和拜登两任政府均缺少这样的大国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意识不到合作的重要性,美国将错失共谋发展的契机。未来一旦发生重大危机,美国终究还是要在危机冲击下自我反省并回到合作的原点。

问题五 国际交往:零和还是共赢? 

新型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合作共赢取代零和博弈。世界是一个“机遇的海洋”,其广度和深度远远未被充分挖掘,世界各国均有权利珍视把握机遇、开发利用机遇,推动合作,实现发展。各国的正当收益可以相容共存。零和博弈的思维不能准确描述真实的国家间关系,反而会造成误导,将正常关系冲突化,将更多议题泛安全化。“机遇的海洋”也意味着合作共赢有广阔的空间。“一带一路”倡议是合作共赢的成功实践,未来将继续带来发展契机,造福中国和沿线各国的人民。人类终究要携手一起走,才能走得更远。

问题六 全球发展:南方还是北方? 

只有持续推动全球发展,人类才有可能实现进步。“全球发展倡议”是关于发展问题的重要理念贡献,指引未来全球发展的方向。“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中国成功消除了绝对贫困,为全球其他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树立了典范。中国也正在切实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该目标。“全球发展倡议”将目光聚焦“南方国家”,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贫困、气候变化、粮食短缺、疫苗供给、数字鸿沟等问题,体现了中国的全球关怀和国际道义。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的“北方国家”在气候问题上推卸历史责任,在疫苗问题上大搞疫苗民族主义,在数字发展问题上挤压发展中国家的权利。美式的全球发展观建立在美国全球霸权基础上,服务于保持主导权和美国优势地位的战略目标。“北方国家”的话语权和利益基点扭曲了全球发展的真正要义。

问题七 全球安全:绝对还是普遍? 

全球安全为全球发展保驾护航。面对全球诸多安全难题和困境,“全球安全倡议”用“六个坚持”阐明了实现全球安全的路径及其要求。其中对一些错误的安全观的纠正尤为及时,将有力地推动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全球安全观。一些国家和组织固守冷战思维,推行单边主义和集团对抗,蓄意制造和加剧冲突,滥施制裁和干涉,其目标就是要实现所谓的“绝对安全”。这种安全观无视国际安全问题的复杂性,无视他国安全利益,将本国安全和本集团安全视为头等要务,严重恶化了全球安全局势,加剧了全球军备竞赛,扩大了战争乃至核大战的风险,阻碍了全球发展进程。安全是普遍的、不可分割的,安全事务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全球安全问题上国家利益固然重要,但“绝对安全”将导致“绝对风险”。

问题八 人类文明:多元还是同质? 

人类文明因多元而精彩,因交流互鉴而交相辉映,平等互敬、多元共存的文明间关系才是文明的自然和谐状态。被文明傲慢和文明中心主义冲昏头脑的人,臆想整个世界是以他们为中心的同质化世界。盎格鲁—撒克逊文明在工业革命后在全球扩张,在“文明优越感”驱使下,盎格鲁—撒克逊人实施了海外殖民掠夺,并试图将其文明作为模板推广至世界,建立一个以英语为语言霸权的文明体系,甚至通过杀戮摧毁殖民地的土著文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推翻不了的,文明同质化是霸权主义者的一厢情愿,不符合文明发展的规律,文明冲突是白人至上理念支持者制造的幻想,不是历史的必然。

问题九 全球治理:单边还是多边? 

面对全球性挑战,个别国家无视各国通力协作的重要性,将国家利益凌驾于全球利益之上,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本国优先、先发制人和以邻为壑的单边主义,试图制造以排他式俱乐部、对抗性集团、意识形态联盟为特征的“伪多边主义”。“五眼联盟”、“四国机制”、AUKUS都是这类“伪多边主义”和“小圈子”的代表。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伪多边主义都将把人类带入歧途和死胡同,对全球治理造成严重干扰。人类的未来应掌握在大多数国家手中,而不是少数恃强凌弱、横行霸道的国家手中。对于国家来说,根据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对国际事务作出判断并实施对外政策尤为重要,这是真正的多边主义和有效的全球治理的重要前提条件。人类的光明前途在于高扬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开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

问题十 中国角色:威胁还是机遇? 

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贸易国和“世界工厂”,是全球经济的支柱国家之一;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是全球政治和安全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中国维护、改革而非颠覆现有国际体系,维护和平而非破坏和平,力促全球发展而非阻碍全球发展。中国为世界带来机遇,不是世界的威胁。国际社会要展望未来、行稳致远,就有必要客观公正地认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和“机遇创造者”的国际角色。世界上有一小撮政客极力渲染中国威胁,动辄给中国贴上秩序和规则“挑战者”的标签。国际秩序和规则不是少数西方国家所界定的,它们无法代表国际社会。中国对外关系实践证明了中国的和平属性,全球发展实践证明了世界把握中国机遇的重要意义。

“人类向何处去”是一个关于人类前行目标方向和路径选择的宏大问题体系。中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关于世界和人类的重要指导性理念,给出了来自中国的答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人类向何处去”世界之问,是破解和平、发展、治理、信任和文明几大领域赤字的钥匙,为人类勾画了迈向更加美好未来的壮阔蓝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观照全人类共同未来,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指引全人类共同方向。(作者:刘兴华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