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局势变化的消极面在亚太地区日益显露。去全球化逆流、大国地缘政治竞争、信息化及科学技术新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都使冷战结束后的亚太新秩序面临不进则退的风险。
冷战结束后,世界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及和平发展的趋势在亚太地区表现显著,亚太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
在20多年时间里,亚太地区秩序出现的积极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及主要国际协议得到较好遵守与实行,亚太地区总体上保持了和平与安全。虽然地区内仍存在不少安全热点,但多数得到较好控制,严重军事冲突与战争得以避免。
二、有别于军事同盟的地区多边对话合作组织较快建立与发展起来,中国政府先后参加的即有十多个,最著名的如中国-东盟对话合作、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东盟与中日韩合作、六方会谈、中日韩合作、东亚峰会、东盟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上海合作组织、香格里拉对话会、香山论坛等。
▲2022年9月15至16日,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
三、地区各国间普遍建立各种伙伴关系,广泛开展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各领域对话合作。地区内大国关系相对平衡稳定。
四、诸多多边、双边自贸区得以建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大大加强。
五、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得到极大发展。
六、作为新兴大国,中国开始为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如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推动沿线各国互通互联。又如建立亚投行,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在此期间,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在地区秩序中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取得中心地位,中国在地区经济上的影响力日益上升。此外,虽然中国军力发展很快,但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地区大国印度逐步崛起。
然而近年来,世界局势变化的消极面也在亚太地区日益显露。无论是去全球化逆流、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再现,还是信息化及科学技术新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都给冷战结束后的亚太新秩序带来重大挑战,使其面临不进则退的风险。
当前亚太地区秩序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
一、大国关系严重失衡。美日与俄罗斯已形成全面对抗,中美关系严重恶化,中日关系亦出现较大倒退,印度成为美日极力拉拢的对象。
▲2022年5月24日,美日印澳四国领导人出席在东京举行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
二、美国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仍坚持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和“最严峻、最长期的挑战”,决心将印太作为打压和制衡中国的主战场,对华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的战略竞争。为此,美国不惜以经济科技半脱钩甚至全脱钩打压中国,这将对地区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造成极大冲击与破坏。
三、随着美国大力加强地区双边军事同盟、发展五眼联盟、建立与加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和美英澳三防安全伙伴关系(AUKUS)、建立排他性的印太经济伙伴关系和芯片四方联盟等,冷战结束后建立起来的区域内多边经济安全对话合作机制受到较大冲击,一些对话合作停滞不前,一些步履维艰难以达成协议,一些甚至有中断危险。
四、地区热点普遍升温,发生危机与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上升,地区和平安全受到威胁。目前东亚最突出的热点一是台海,二是朝鲜半岛。不久前台海已爆发一场严重危机。在半岛,由于美中、美俄关系严重恶化,半岛无核化国际合作已严重削弱,面临爆发新核危机的巨大风险。地区战略稳定亦面临严重挑战。
▲2022年10月4日开始,包括美国、韩国在内十个国家的海军在所谓“联合国军司令部”(United Nations Command)的组织下在韩国庆尚北道集结,并在浦项附近海域进行联合水雷战演习。
五、军备竞赛趋势在地区内再现。
六、地区内众多国家面临美国要求选边站的巨大压力。
七、地区治理与各国非传统安全合作受到严重干扰。
面对国际形势的巨变和亚太地区秩序受到的严重挑战,中国和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地区各国不应持悲观态度,相反我们应有决心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全球与地区治理,克服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的消极或不确定因素,发扬其积极因素,使世界的和平发展趋势得以维护,使后冷战时期形成的亚太新秩序得以巩固和发展。
事实上,新冠疫情终将过去;近几年地区内仍有《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建立与发展,仍有上合组织的扩大及东盟+对话合作的持续;中国仍致力于发展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中美关系,中日、中韩经贸合作仍在发展;地区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此外,最近的台海危机毕竟得到控制,没有发生俄乌战争那样的悲剧。而这一切,正是亚太地区的希望之所在。(作者:张沱生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